close

題目後面皆附上此考題的重點方向

 

一、選擇題

1. 下列哪一位社會學者曾將社會比擬為有機體,為了適應環境而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的演化過程?【學說人物】

(A) 馬克思(K. Marx) (B)孔德(A. Comte)  (C) 韋伯(M. Webern)   (D)斯賓賽(H. Spencer)

2. 請問下列哪一項政策是採取「對於弱勢者給予優惠待遇」(unequal treatment for unequal),以實践教育機會均等的目的? 【教育機會均等】

(A)小班教學精神  (B)九年一貫課程  (C)教育優先區  (D)高中社區化

3. 信傑原本是大型建築公司董事長,年收入數億,但經營不順,公司倒閉。現今改做雞排生意,勉強維持生活。他從大企業老闆變成難排小販,這種社會流動屬於:【社會流動】

(A)代內水平流動  (B)代間水平流動   (C)代內垂直流動  (D)代間垂直流動 

4. 在交流的過程中,某一個團體採用另一個團體全部或部分的文化而形成新的文化,這比較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歷程?【社會化】

(A)同化(assimilation)     (B)涵化(acculturation) 

(C)濡化(enculturation)   (D)社會化(socialization) 

5.下列何者屬於微觀社會學(microsociology)之研究?【社會學分類】

(A)教室語言分析 (B)社會階層化  (C)社會變遷模式 (D)社會流動

 

6.治國是國中導師,家長希望他能多給學生考試,以提升學業成績,而他的學生卻希望不要時常考試,請問治國這種感受期待與要求不一致的現象,較符合下列哪一個概念?【角色概念】 

(A)角色模糊(role ambiguity)   (B)角色距離(role distance)

(C)角色衝突(role conflict)       (D)角色擴散(role diffusion) 

7.社會學研究中有一個重要變項,這個變項通常由社會組成份子的價值觀念所決定,有其歷史文化背景,極難改變,是判斷社會地位的重要標準。相關的研究發現,它不僅關係教育工作的吸 引力,而且直接影響教師的工作態度與效率。請問這個變項是什麼?【社經地位】

(A)教師文化 (B)師生互動 (C)專業組織(D)職業聲望

8.衝突理論學者抨擊現代學校教育,認為其中存在許多不平等的問題。請問以下四個選項,何者不是衝突理論學者的主張?【社會學理論觀點】

(A)個人的社會階級係依其智能與社會貢獻之高低而定,學校教育的目的即在培養不同社會階級的個體习功能

(B)學校課程隱藏著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,教育目的反映資產階級的興趣,因此學校是在協助資本

主義進行統治 

(C)學校教育被統治階級所支配,學校功能是再製文化資本,因此出身高社經家庭的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,比較容易成功 

(D)學生成績評量的等級和學生家庭社會地位相互呼應,學校教育的結果即在繼續複製上一代的社 會階級

9.下列何者是功績主義(meritocracy)的特色?【社會流動】

(A)機會和資源的競逐不是一種普遍權利

(B)精英份子不能享有較高的酬勞與地位 

(C)職業地位的分配基於依屬關係(ascription)

(D)以能力和成就作為階層化的指標

10.下列教育現象的敘述,何者屬於結構功能論(structurnal functionaligini)取向? 【社會學理論】

(A)學校教育在為資本主義服務

(B)學校教育促進社會文化的傳遞

(C)學校教育的结果為社會在製(Social reproduction)

(D)師生之間存在制度化的「支配-從屬」(dorminance and subordination)關係 

11. 學生在學校中習得適應社會的價值與規範,此歷程稱為什麼?【社會化】

(A)階層化(stratification)     (B)社會化(Socialization)

(C)集中化(centralization)   (D)民主化(democratization) 

12. 某校位在大都會文教區,許多家長都很主動和老師討論教學及子女的學習情況,也常參加學校活動。此情形主要反映什麼現象? 【學校與社區關係】

(A)教學文化  (B)教育選擇  (C)家長參與  (D)城鄉差距

13. 懿芬是一位學校教師,他認為教育是一種文化陶冶的活動,所以將四書五經作為課程的教材,主張教育的作用在於保存文化、傳遞文化和創造文化,這種教育觀念來自下列哪一位學者?【學者主張】

 (A)杜威(J. Dewey)          (B)涂爾幹(E.Durhkeim)

(C)皮德斯(R.S. Peters)   (D)斯普朗格(E.Spranger) 

14. 華老師因家人生病,半年來常請人代課以致對學生疏於照顧,他深感難以兼顧家庭與工作,這是因為她面臨哪一種角色衝突?【角色概念】 

(A)角色內相同對象的衝突  (B)角色內不同對象的衝突

(C)角色外相同對象的衝突  (D)角色外不同對象的衝突

15. 從「機會」而非「條件」或「結果」的均等而言,下列何者是評估教育機會均等的最適當指標?【教育機會均等】

(A)在學率  (B)升學率  (C)就學率  (D)輟學率 

16. 英國學者哈格雷斯夫(D. Hargreaves)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所做的研究發現:教師會受到同儕或非 / 正式團體規範之約束,下列何者是其中的一項規範?【學者之研究發現】

(A)關懷學生  (B)教室自主  (C)服從上級領導  (D)增進親師關係 

17.大學校院設系分组已培育各行各業人才,美國社會學家帕森士(T.Parsons)將此種「學校的功能」稱作什麼?【教育功能】

(A)育才功能  (B)複製功能   (C)選擇功能  (D)生產功能 

18.有關社會階層化的現象,下列何者不正確?【社會階層】

(A)以命定論為詮釋基礎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B)社會階層可能透過教育而重組

(C)個人可藉能力及努力改變其社會地位     (D)家庭社經背景非預測學業成就的直接因素

19.下列何者不是科層體制(bureaucracy)的主要特徵? 【學校組織及文化】

(A)明確的組織分工,階層體制分明

(B)以專業能力及資格作為用人的標準

(C)公事公辦,公私之間有嚴格的劃分

(D)強調同僚體制,尊重部屬的專業自主

20. 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分類,可分為鉅觀研究與微觀研究,下列何者部署於微觀研究的論述?【社會學分類】

(A)強調社會變遷的研究

(B)重視實際社會生活的探究

(C)在社會行為研究中,著眼於行為情境 因素

(D)凸顯個人在社會實體建構中主動性的研究。

21. 國家統治者會透過教育制度將特定的意識型態及文化價值,經過精心設計,灌輸給民,已達到社會控制的目的,這種現象可稱為什麼? 【教育霸權觀念】

(A)文化霸權的教育政策   (B)跨文化的教育政策

(C)文化融合的教育政策  (D)文化衝突的教育政

22. 現代家庭中,父母很難同時扮演幾種不同的角色,在面對諸多不相容的期待時,常常無法滿足對不同角色扮演的期望,這種情況可稱為什麼?【角色概念】

(A)角色分化  (B)角色衝突  (C)角色扮演  (D)角色轉換 

23. 秦老師在第一次段考時發現小明作弊,因為小明平時循規蹈矩,不曾犯錯,被發現作弊後,態度良好,很快認錯、道歉,秦老師決定從輕發落,只記警告二次,但學務處卻要求依校規記小 過一次,雙方僵持不下,這屬於下列哪一種衝突?【角色衝突概念】

(A)社會階層的衝突   (B)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衝突

(C)角色內的衝突      (D)科層權威與專業權威

24. 張老師任教於職業學校,他觀察到該校的學生家長有相當多數是屬於勞工階級,學生的兄姐有蠻多人也是勞工階級。這種現象讓他思考:「為何勞工階級的子女長大後常會從事勞工階級的 工作?」請問下列哪一項在探討張老師的問題?【社會再製】

 (A)社會再製(B) 文化融入(C)社會運動(D)勞工運動 

25. 學校具有社會化和選擇功能,其中社會化功能的目的是什麼?【社會化】

(A)培養學生繼承父業的條件    (B)培養具有共同價值和信念

(C)培養社會所需的人才          (D)促進社會水平流動

26. 高登(C. Gordon)和柯爾曼(J.Coleman) 曾經對1950年代的美國學生做了一個研究,發現「學生在 / 學校的學業表現並不是其獲得社會地位的指標,而男生的運動表現與女生的人緣,才是社會地位獲得的重要原因。」這種現象被稱為什麼?.【社會運動主張】

(A)反文化運動(B)反社會主義運動(C)反智主義運動(D)反性別歧視運動 

27.下列何者符合柏恩斯坦(B.Bermstein)所謂的精密型語言(elaborated code)之意涵?【社會階層】

(A)較多分析、抽象的陳述(B)脈絡依賴的語意表達

(C)單刀直入、簡潔明瞭的敘述方式(D)強調是物本身而非歷程的表達方式 

28. 下列哪一位學者的教育學說較不具「文化批判與再製理論」的色彩?【學者觀點】

(A)帕森士(T.Parsons) (B)布迪爾(P.Bourdieu)(C)艾波(M.Apple)(D)季胡(H.Giroux)
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cyancloudstudio 的頭像
cyancloudstudio

青雲工作坊cyancloudstudio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