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拖延症(白話文>懶),現在才上來分享教師檢定考試分享

前言:2019年3月的教檢,4月中放榜得知沒過,人生頓時晴天霹靂(吶喊我竟然沒有過!!

附上第一次成績單

我要當老師!!!教檢準備心得

 

難過傷心了一天,哭得很淒慘,隔天擦乾眼淚順便把自己打醒(裹自己巴掌  ㄆㄧㄚˋ),手刀去報名同年第二次6月的教檢考試,在考試的前一週,拿著准考證,考試用具道文昌宮拜拜,祈求考試順利以外,也向神明說如果有通過要來打篇心得文及還願金還願,結果通過了~~~

附上第二次成績單

我要當老師!!!教檢準備心得

因此這篇文章就誕生了~~

距離第二次報名開始到6月1日考試總共39天,以下就是第二次備考的心路歷程

正文開始↓↓↓↓↓

文章標籤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曼陀羅課程

  • 「曼陀羅課程」通常是指「曼陀羅思考法」,它係指一種跳脫傳統線性思考的創造思考方法,使用九宮格的形式呈現,以一個主題為中心概念,透過腦力激盪將外圍的八個空格填入思考出的相關概念,可以用來訓練擴散思考、組織資料、解決問題,是一種兼具結構化與擴散思考的策略。現今曼陀羅思考法之形式,包含「放射性思考」、「螺旋狀思考」與「十字型思考」三大類。
  • 本研究僅針對曼陀羅課程中的「放射性恩考」進行課程設計,主要可分為兩大部分的內容,分別為「曼陀羅思考法之簡介」、「四種操作方法之介紹與實作練習」,操作方法共包括「實-實:創意化」、「實一虛:概念化」、「虛-實:圖像化」、「虛一虛:隱喻化」。

壹、曼陀羅課程之定義與內涵

  • 曼陀羅:梵語Mandala
  • 藉由曼陀羅發展出的曼陀羅課程,它是一種跳脫傳統線性思考的創造思考方法,使用九宮格的形式呈現,以一個主題為中心概念,透過腦力激盪將外圍的八個空格填入思考出的相關概念,可以用來訓練擴散思考、組織資料、解決問題,是一種兼具結構化與擴散思考的策略,使用者透過概念間的連結,擴展思緒,將零碎的知識整合以助於創造思考力的展現。
  • 曼陀羅思考法

貳、曼陀羅課程之架構與操作方法

放射性思考

曼陀羅思考法

 

螺旋狀思考

曼陀羅思考法

 

十字型思考

曼陀羅思考法

曼陀羅課程之虛實概念

曼陀羅思考法

曼陀羅課程之操作方法

曼陀羅思考法

 

實-實:創意化

曼陀羅思考法

實-虛:概念化

曼陀羅思考法

 

虛-實:圖像化

曼陀羅思考法

 

虛-虛:隱喻化

曼陀羅思考法

文章標籤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教育的目的與宗旨

教育有無目的之爭

杜威-教育無目的論

  • 以「生長」觀念詮釋教育歷程

教育的目的就是歷程的自身,沒有其他目的。除此一但有了目的會有易產生霸權宰制,淪為有心人利用之工具—如二次大戰德國納粹。

  • 教育即生長
  • 教育即經驗的改造
  • 無目的的目的論-歐陽教

杜威之所以不贊成教育歷程以外的目的,原因有:

  1. 外在目的會使教育成為附屬品
  2. 外在目的往往會使左右學校各種活動
  3. 外在目的大都不適合兒童的本能、興趣、能力與需要
  4. 另外皮德斯Peters亦是主張教育無目的的一員,並以合價值、合認知及合自願性作為規範教育活動的規準。
  • 觀點
    • 生長的過程中就是學生自身之目的。
    • 教育及生長,生長只是一個過程。
    • 教育是生長和發展的過程,是持續不斷的,若有固定目的,就無過程繼續性。
    • 教育自身並無目的,只有人類(父母、教師、社會和國家)才有目的。
文章標籤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何要接受教育?

教育的功能

  • 讓人了解自己、他人環境,並培養生存能力。
  • 啟發個人潛能、提供自我實現的機會。
  • 傳遞社會制度、文化資產,使人類經驗得以延續發展
  • 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以維繫社會發展。
文章標籤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德國新人文主義人性自我圖像的探討

 

教育概論【教育的核心概念】

Q:為何以「德國新人文主義人性自我圖像」為座標的理由?

A:因為所有的教育實踐或理論都必然以特定的人類圖像為前提

用細如粉末的的文字,重購這個世界的奢侈品—卡爾維諾

文章標籤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移情作用(transference)

當事人對諮商員的感覺、投射

文章標籤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、打破僵局(ice break)

破冰、聊天

二、傾聽(listening)

文章標籤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創始人:伯恩(Eric L.Berne, 1910-1970)

每個人在小的時候就决定了以後要怎樣活、怎樸死,這種一直留存在腦海裏的未來生活計劑,就稱之為原始劇本(Script ),受父母影響,在幼年期形成,隨著年齡增長而發展,不管是受強迫形成,還是自己的意願,這將註定他一生的命運。

基本概念:從個案的原始劇本中,將自我一層一層的分析下去、研究,尋找其規律和法則,以助患者改雙劇本突破他的人生,而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
一、基本觀點

文章標籤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提倡者:波爾斯(F.Perls,完形治療之父)

認為困擾的產生是因為心裡元素產生了痛苦的分裂。

一、基本觀點

(一)人性論

人性非善非惡,島之向善、島之向惡。人都有潛能和自覺,但據大腦觀察一般人最多只能發揮5~15%的潛能,因為大多數人活在固定的行為模式中,喪失整體性和統整性

文章標籤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提倡者:葛拉賽(W.Glasser)

強調現實、責任、對與錯與個體生存之關係

以再教育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

一、基本觀點

(一)人性論

葛拉賽(W.Glasser)認為人有兩種心理需求:

  1. 愛與被愛
  2. 自我價值感
文章標籤

cyancloud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