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辦人:阿德勒提倡「創造的自我(the creative self)」
一、基本觀點
(一)人性論域最後目標(final goal)
自我決定論(self -determinism):認為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動
最後目標:是想像的、也可能是虛偽的,是自我理想的、是出於自己創造的,超出於實體之上,個人人格的形成,在自己創造的目標下發展。
創辦人:阿德勒提倡「創造的自我(the creative self)」
自我決定論(self -determinism):認為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動
最後目標:是想像的、也可能是虛偽的,是自我理想的、是出於自己創造的,超出於實體之上,個人人格的形成,在自己創造的目標下發展。
受存在主義(existentialism)影響
創始人:富蘭可(V.Frankl)的基本假設:「有生存理由的人能忍受任何生存的方式」
人有自由意志,人受生物、心理、社會情境的限制,但是有選擇採取何種態度對待該情境的自由。
佛洛伊德認為人性是悲觀的命定論,認為人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,因為個人會受過去經驗影響很深;非理性的衝動、無意識的動機、以及生物與本能的驅力,則驅使個體尋求生理需要與本能的滿足。
剛接觸到水彩的朋友們,第一個疑問就是如何去挑選自己適合的用具,這裡特地分享這篇文章大致介紹水彩用具和特性
毛 | 貂毛 | 貍毛 | 羊毛 | 豬毛 | 山馬 |
彈性 | 好 | 可 | 差 | 普通 | 超優 |
吸水性 | 超優 | 可 | 差 | 最差 | 好 |
還有松鼠毛(聽說超好用!!!!
第一章教學法基本類別整理
教師本位:直接教學法(行為學派) 講述教學法
個別化取向:自學輔導法(文納特卡、道爾敦)、適性教學法、精熟教學法、編序教學法
群性取向:合作學習教學法 協同教學法
知能啟發取向:探究教學法 發現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 討論教學法 發問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法
情意陶治取向:價值澄清教學法 角色扮演教學法 欣賞教學法
技能實作取向:發表教學法、設計教學法、練習教學法
概念與思考取向:批判思考教學法、創造思考教學法、概念獲得教學法
當代興起的教學方法:網路教學、遠距教學、反省教學 多元文化教學、多元智力教學設計
問題一:何謂協同教學?實施步驟為何?有何限制?
(1)協同教學是由兩個或更多的教師、助理人員發揮個人專長組合成一個教學團,並應用各種教學器材與各 種合作教學,在一科或更多的領域,集合二個或更多班級的學生來進行教學。
教學方式有三:1、大班教學;2、小組討論;3、獨立研究。
(2)實施步驟如下:
1、成立教學團:邀集有關教師及人員組成教學團,商討如何進行該單元的協同教學。
2、擬定教學計劃:推舉一人為召集人或聯絡人,負責策劃及溝通等事宜。
3、研擬教學流程:研擬一份教學流程及工作分配表。
4、進行教學活動:教師就教材的性質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,進行教學活動。
5、共同評鑑:包括學生學習成績的評量及協同教學的評鑑。
(3)實施困難與限制:
1、教師團共同討論時間難覓;
2、教師習慣於獨立教學,而不易實行協同教學;
3、教師溝通能力不足;
4、因不同領域專長的限制,對課程目標不易有共識;
5、容易侵犯學生個人隱私;
6、家長的誤解;
7、開放式學習空間難找;
8、所需經費較多;
9、工作責任難以劃分;
10、學生學習適應問題。
C1.下列對教與學的敘述,何者正確?
(A)教師期望的高低對學習影響不大 (B)負增強是用來抑制學生的良好行為
(C)生動、具有意義的教學可以激 發學習動機 (D)學生反應及參與對學習影響不大。
C2.教學的真諦在於:
(A)教書 (B)傳授知識 (C)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(D)提高升學率。
題目後面皆附上此考題的重點方向
一、選擇題
D 1. 下列哪一位社會學者曾將社會比擬為有機體,為了適應環境而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的演化過程?【學說人物】
(A) 馬克思(K. Marx) (B)孔德(A. Comte) (C) 韋伯(M. Webern) (D)斯賓賽(H. Spencer)
C 2. 請問下列哪一項政策是採取「對於弱勢者給予優惠待遇」(unequal treatment for unequal),以實践教育機會均等的目的? 【教育機會均等】
(A)小班教學精神 (B)九年一貫課程 (C)教育優先區 (D)高中社區化
C 3. 信傑原本是大型建築公司董事長,年收入數億,但經營不順,公司倒閉。現今改做雞排生意,勉強維持生活。他從大企業老闆變成難排小販,這種社會流動屬於:【社會流動】
(A)代內水平流動 (B)代間水平流動 (C)代內垂直流動 (D)代間垂直流動
B4. 在交流的過程中,某一個團體採用另一個團體全部或部分的文化而形成新的文化,這比較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歷程?【社會化】
(A)同化(assimilation) (B)涵化(acculturation)
(C)濡化(enculturation) (D)社會化(socialization)
A5.下列何者屬於微觀社會學(microsociology)之研究?【社會學分類】
(A)教室語言分析 (B)社會階層化 (C)社會變遷模式 (D)社會流動
防雷~~~
這篇文章大多來源阿摩網站,那時準備考試時將參考答案整理再一起作為個人筆記,並非標準答案,所以以下資訊僅供參考
再次強調:
自己的筆記自己寫,才有價值!
101年教育原理與制度
1. 小明認為自己沒有數學頭腦,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學好數學,所以不願花時間在花時間在數學學習上。試提出五項具體策略,以協助像小明這樣的學生提升其學習動幾
因習得無助導致小明不願意花時間在數學上,提出以下五項策略提升小明的學
一、使用適性教學,先以小明能理解的程度出題,讓他產生做對題目的成就感, 之後再慢慢調整難度。
二、給予正增強的鼓勵,錯誤時不給責罵,建立小明對數學的信心。
三、採用分組學習,小組之間互相討論,同儕合作共同解決題目。
四、將小明感興趣之事物融入教學中,引起小明的學習動機。
五、補救教學,找出小明算錯的原因,使答題成功。